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专题 > 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

以案说险|平安产险吉林分公司提醒您:防范非法集资

2025-09-26 13 文章来源: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分公司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金融市场日益活跃,非法集资的犯罪手段也日趋隐蔽和复杂,给广大投资者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一、什么是非法集资

  根据《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非法集资是指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

  非法集资行为需同时具备三要件:一是“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即非法性;二是“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即利诱性;三是“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即社会性。

  二、非法集资的主要手段

  一是以“保本保息”“低风险、高收益”为卖点销售理财产品,其承诺的收益率明显高于社会平均收益水平。

  二是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产业、入股养老基地等名义,承诺返本付息,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

  三是打着“以房养老”的旗号,通过召开推介会他、社区宣传等方式,诱使老年朋友签订“借贷”或变相“借贷”“抵押”“担保”等协议,抵押房屋以获得出借资金,再将资金购买其“理财产品”并承诺给付高额利息进行非法集资。

  四是以办理“贵宾卡”“预付卡”等名义,通过向会员收取高额会员费、保证金或为会员卡充值等形式进行非法集资。

  五是以商品回购、寄存代售、消费返利、免费旅游、免费体检、赠送小礼品等方式欺骗、诱导公众进行非法集资。

  六是以“一带一路”“乡村振兴”“城投债”“地方债”等社会热点为旗号,向公众筹集资金。

  七是以元宇宙、区块链、虚拟货币、VR、云养殖、数字藏品等新概念为噱头,向公众筹集资金。

  八是以销售保险的名义,通过虚构保险产品、开具虚假保单,欺骗客户签订“代客理财协议”筹集资金。

  九是以“代理维权”“代理退保”等名义招揽业务,怂恿、诱导客户退保后筹集资金。

  三、风险提示

  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平安产险吉林分公司提示消费者:

  (一)四看

  一看融资合法性,是否取得企业营业执照、相关金融牌照或是否经金融管理部门批准。

  二看宣传内容,是否含有或暗示“有担保、无风险、高收益、稳赚不赔”等内容。

  三看经营模式,有无实体项目,项目真实性、资金的投向去向、获取利润的方式等。

  四看参与集资主体,是否主要面向老年人等特定群体。

  (二)三思

   一思自己是否真正了解该产品及市场行情。

   二思产品是否符合市场规律。

   三思自身经济实力是否具备抗风险能力。

  (三)等一夜

  遇到相关投资集资类宣传时,避免头脑发热,先征求家人和朋友的意见,拖延一晚再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