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

关于共同整治金融领域“黑灰产”乱象的倡议书

2025-09-11 25 文章来源:吉林省保险行业协会、吉林省银行业协会

各银行保险机构:

  近年来,不正当反催收、恶意逃废债务、非法存贷款中介,非法代理退保理赔等金融领域“黑灰产”非法中介乱象,以“法律咨询”“信息咨询”“科技公司”等为名,行骗取贷款、贷款诈骗、保险诈骗、非法经营、虚假诉讼、信用卡诈骗、合同诈骗之实,挤占正常投诉维权渠道,扰乱金融市场秩序。为严厉打击金融领域“黑灰产”乱象,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在此发出如下倡议:

  一、深化思想认识,筑牢打击“黑灰产”乱象的思想根基

  各金融机构应深刻认识到,“黑灰产”代理维权行为绝非简单的经济纠纷或个别消费者的不当行为,而是有组织、专业化、链条化的非法金融活动,其危害具有多重性、深远性和破坏性。

  (一)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黑灰产”组织和个人往往收取高额手续费,教唆消费者提供虚假信息甚至伪造材料,不仅使消费者面临资金损失、个人信息泄露风险,更可能使其陷入法律追责的困境,最终维权不成反受其害。

  (二)侵蚀金融机构稳健经营根基。恶意逃废债和欺诈性退保理赔直接导致银行信贷资产损失和保险公司赔付率异常升高,推高了运营成本与风险溢价,破坏了稳健经营的基础,最终损害的是广大诚信金融消费者的利益和整个市场的健康生态。

  (三)冲击金融秩序与信用体系。非法金融中介行为公然挑战契约精神,扭曲正常的金融资源配置,严重干扰信用风险评估和定价机制,对苦心构建的社会信用体系造成持续性伤害,助长了社会不良风气。

  二、 强化内部管控,构建牢固的内部合规经营防火墙

  (一)完善制度与协议设计。全面审视并完善信贷、信用卡、保险等业务合同条款,确保权利义务清晰、公平、透明,减少可能被恶意利用的模糊地带。优化催收、投诉处理、退保理赔等关键环节的操作规程,确保流程严谨、规范,全程留痕,证据固定扎实,堵塞业务漏洞,增加“黑灰产”违规操作介入的难度和成本。

  (二)提升全员识别与抵御能力。组织开展覆盖机构全员,特别是客户服务、贷后管理、投诉处理、核保核赔等一线岗位员工的专项培训。培训内容应聚焦黑灰产代理的常见特征(如特定话术、模板化法律文书、集中来自某地或某代理的批量申请等)、合规应对策略以及信息保密要求,提升一线人员的“火眼金睛”和处置能力。在自媒体平台,通过搜索“退费、退息、逾期、协商”等黑灰产常用关键字寻找黑灰产账号,找到目标文章或视频后截图发布内容和关于引导客户“私信”“后台”“加群”等引导客户站外沟通或交易的记录,主动向相关平台进行投诉和举报。

  (三)建立投诉举报分类甄别机制。建立高效的投诉件筛查分流机制。运用模型和人工经验,快速识别并分离出疑似黑灰产代理的投诉。对合理诉求,依法高效解决;对确属恶意、欺诈性质的,要坚决依据合同和法律予以制裁,并标注风险标签,纳入共享数据库。

  三、强化司法协作与正面引导,提升法律震慑与源头治理效能

  (一)主动移送线索与配合侦查。对于涉嫌构成诈骗、伪造印章或证明文件、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寻衅滋事、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等犯罪行为的,要在扎实取证的基础上,主动及时地将案件线索移送至属地公安机关,并积极配合后续侦查、取证和起诉工作,推动刑事案件立案办理。

  (二)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权益。对于“黑灰产”代理提起的恶意诉讼,要积极应诉,提交充分证据揭露其非法性。在符合条件时,可依法对“黑灰产”组织及相关人员提起名誉权侵权、敲诈勒索等民事诉讼或反诉,追究其民事责任,提高其违法成本。

  (三)持续加强消费者教育与正面宣传。整合线上线下渠道,通过生动案例、风险提示、公益广告等形式,向广大金融消费者持续揭露“黑灰产”代理维权的骗局本质和严重危害。大力宣传正规的投诉受理渠道、纠纷调解机制和金融知识,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引导其自觉远离并抵制非法代理行为,从根本上压缩“黑灰产”的生存土壤。

打击金融领域“黑灰产”乱象是一场关乎行业健康发展和金融安全稳定的攻坚战、持久战。各银行保险机构要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将本倡议的要求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方案和制度安排,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扎实的工作举措,内抓管理,外强合作,勇于亮剑,久久为功。让我们携手并肩,凝聚全行业之力,坚决遏制“黑灰产”乱象蔓延势头,共同守护好金融消费者的“钱袋子”,共同维护好公平诚信的金融市场环境,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吉林省银行业协会   吉林省保险行业协会

2025年9月3日

 

附件:

互联网违规账号识别和投诉举报操作指引


1.登录互联网平台APP (如抖音、快手、小红书、微信视频号等),搜索“退费、退息、逾期、协商、退保、退葆、贷款、息费、POS机”等“黑灰产”常用关键字寻找相关信息。

2.找到目标文章、账号或视频后,对其发布的内容,以及包含要求用户“私信”“联系后台”“加群”等引导站外沟通或交易等内容进行截图或录屏保存。

3.点击平台的“投诉”或“举报”选项,事由可以选择“对他人造成困扰或危害,或违法犯罪”等与“黑灰产”举报分类相关的选项,把步骤2中的截图做为佐证上传,内容根据帖子或视频发布的内容填写。一般内容中含有“举报发布虚假信息、引导站外交易”等内容举报成功率较高。例如:该账户引导私信加微信引导站外联系疑似有风险交易,该账号发布内容涉及银行退费等虚假宣传,提供代理投诉服务,并附有联系方式,存在招揽客户行为。代理退保类可以直接援引《保险销售行为管理办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令2023年第2号)第三十九条“任何机构、组织或个人不得违法违规开展保险退保业务推介、咨询、代办等活动,诱导投保人退保,扰乱保险市场秩序。”

4.点击提交,提交后等待平台反馈投诉举报结果。

备注:应对提交举报的账号基本信息进行记录,形成工作台账,以便定期统计工作数据,回顾平台对相关账号采取的处理措施,总结账号识别和处置工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