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专题 > 2025年“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

3.15以案说险:警惕保险代理诈骗,守护财产安全

2025-03-17 82 文章来源:阳光财险吉林省分公司

  【案例详情】

  李女士经营着一家小型超市,为了给店铺的货物和设施增添保障,她决定购买财产保险。一天,她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时,看到一个自称是某知名财险公司资深代理的王某发布的广告,广告中承诺能提供超高性价比的保险方案。

  李女士联系王某后,王某迅速上门,拿出一份看似正规的保险合同,介绍这是一款专门为小微企业设计的财产险,保障范围广、保费低。李女士没有仔细查看合同条款,便按照王某要求,将一年保费1万元通过私人转账方式转给了他。

  半年后,超市因意外火灾遭受严重损失。李女士向“投保”的财险公司报案理赔,却被公司告知从未与她签订过保险合同,也未收到保费,她遭遇了保险代理诈骗。原来,王某提供的合同是伪造的,收到保费后便逃之夭夭。李女士不仅损失了货物,之前交的保费也打了水漂,只能自行承担所有损失。

  【阳光财险四平中支友情提示】

  核实身份资质:在与保险代理人接触时,务必通过保险公司官方客服电话、官网等正规渠道核实其身份和代理资质,不要仅凭对方口头介绍或网络广告就轻易相信。

  选择正规投保途径:购买财险要直接联系保险公司或通过保险公司官方认可的正规代理机构,避免与来历不明的个人交易,不要向私人账户转账支付保费。

  仔细阅读合同条款:收到保险合同后,一定要认真阅读每一项条款,尤其是保障范围、免责条款、理赔条件等关键内容,如有疑问及时向保险公司咨询,切勿盲目签字。